首页 > 文学百科 > 回鱼(回鱼——领略江南水乡的鲜美之味)

回鱼(回鱼——领略江南水乡的鲜美之味)

来源:刚凝百科网

回鱼,顾名思义就是往来江湖的鱼种,生活在较干净的江河湖泊水域中,肉质鲜美,营养丰富,因其特殊的生长环境,所以被誉为一道江南水乡鲜味佳肴。

回鱼的特点是身体细长而覆盖着鳞片,鱼身两侧颜色不同,背黄褐色、腹白色。口齿纤细,充满浪漫主义情趣,您可以品尝到回鱼的新鲜、滑嫩、鲜美、肥美,同时体验江南水乡的浪漫氛围。

回鱼是健康的食材,它不仅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,同时还会促进身体快速吸收这些营养素,提高人体免疫力,有益于身体健康。

据说回鱼和明朝时期的徐霞客大有关系,当年他游寻至西湖之滨,一到寥寂的太湖,那些田舍人正放下渔网,出笼的先是回鱼,小的能装起茶匙,大的比棋子还大,经不起翻腾、煮烩,只得烂在锅中。徐霞客便以缫丝竿和刺叉,取尽了岸边上回鱼的鲜美。他品尝当中的鲜美,临风吟诵了“垂钓人否,渔舟带雨”的诗句,从此产生了他对回鱼的疯狂追捕之心。

现在,您可以在江南的一些水乡城市,例如苏州、上海、杭州等地,品尝到回鱼的美味,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,再加上这些城市的自然美景,让您的旅行更加丰富有趣。

回鱼(回鱼——领略江南水乡的鲜美之味)

回鱼生态特征及保护现状

回鱼,又称梭子鱼,是一种生活在水体中且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珍稀物种。回鱼的雌鱼在4至6月间产卵,并将卵沉积在河底,孵化后的小鱼被称为“鱼仔”,它们通常在水体中生活1至3年,在不同阶段性渐变地迁移到其它水源。回鱼的天敌有水獭、红隼等,因此在野外生存条件非常艰苦。

回鱼的体长一般在10至50厘米之间,体型偏圆且稍扁,肚子中央微凸,头部比身体稍长。眼睛大而圆,体表被红褐色或深褐色的小鳞片覆盖。回鱼喜欢清澈、富含氧气的水质,可在江河、湖泊以及盆地内的水体中生存。

由于人类的工业发展和无序捕捞,回鱼的数量面临急剧下降。于此同时,回鱼所在的生态系统环境也受到了破坏。为了保护这种珍稀的水生动物,采取了许多措施,如加强物种保护、划定禁捕区和生态修复等,为回鱼等生物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繁殖栖息区。

回鱼(回鱼——领略江南水乡的鲜美之味)

回首回鱼,人民渔业解放的重要成果

回鱼,又名草鱼,是我国江南地区的特产鱼。因为能够顺流回游,所以得名。回鱼是我国经济鱼类之一,也是我国淡水鱼类中的名优品种。食用回鱼有很多益处,如滋阴润燥、补虚养身、补脑安神等等,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。

回鱼在我国的渔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是我国淡水渔业的重要品种之一。70年代初,我国回鱼人工繁殖开始尝试,但一直未能取得理想效果。1982年,在江苏省镇江市养殖栽培研究所,一位名叫丁根松的技术人员,率先提出了养殖回鱼的新路子:在夏秋季节,根据回鱼泳肝周期的规律,选取适宜的物种,控制光照、温度等环境因素,实现了回鱼人工繁殖成功。这一技术突破,不仅解决了回鱼的繁殖问题,而且使中国渔业由单纯依赖自然捕捞,向规模化养殖转变,成为我国渔业解放的重要成果之一。

如今,回鱼养殖已经成为江南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。从最初的传统养殖到如今的标准化养殖,回鱼的养殖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。回鱼的养殖一方面满足了市场对回鱼的需求,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人们的餐桌文化。如今的回鱼,不仅有当地的人熟知,更是广受全国人民的欢迎。

回鱼的繁殖成功,彰显了我国渔业技术的创新能力,在人民渔业解放的发展道路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
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