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种审定是指对新培育的杂交种、变异种、新品种和国外引进的品种,在规定范围内进行精确鉴定和综合评估,确定其分类、名称、特性和适宜的利用价值的过程。
品种审定对于维护国家种质资源的安全、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、保障粮食安全、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标准化建设、推动我国与世界农业抢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那么品种审定具体流程是怎么样的呢?
首先,申请人向国家农业部提交品种审定申请材料,并与省农业节育所、农业科研院所接洽,委托站提供相应技术指导。其次,国家农业部审核、分派审定任务,将审定品种登记申请和农业节育所审核意见,以及从外部公开征集到的意见和改正意见全部归集汇总、编印《审定通知》,并发给委托站。再次,起草《品种审定方案书》,委托站组织技术实施,完成技术审定工作。最后,提交评审意见报告和审定报告。
品种审定是一项十分严格的工作,环节需要把控好。只有每个环节都做好,才能提高品种审定质量,保障食品安全,才能不断推进农业的发展。
品种审定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及其流程
品种审定是指对植物品种进行鉴定,确认其品质及适宜栽培的地理区域,从而使其可以被推广种植。品种审定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,它可以促进农作物的优胜劣汰,推广高产、优质、抗逆的良种新品种,加速农业的发展。同时,品种审定也可以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。
品种审定的流程
品种审定通常由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负责,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流程:
- 初步审定: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实地调查、栽培观察、品质分析等多种手段综合分析新品种的特性、适应性及生产潜力等,初步判断其是否为良种。
- 区域试验:在多个不同的地理区域内进行实验,充分考虑其生长条件、品质及产量等多重因素, 获取更完整的信息,进一步证明新品种是否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较高的产量和品质。
- 大面积示范: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农户田间进行大面积示范,检验该品种在不同环境和管理条件下的生产潜力及市场适应性,以确保推广之后的稳定性。
品种审定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基础,只有在品种审定过程中尽可能挑选优良的品种才能进一步推广,提高农业生产效益,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。
全国首批2021年品种审定结果公布
7月28日,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的“2021年全国作物品种审定成果发布会”上,公布了全国2021年的作物品种审定结果。本次共有99个品种通过审定,其中包括55个玉米品种、28个水稻品种、9个花生品种、4个大豆品种、2个冬小麦品种和1个高粱品种。这些品种的通过审定,标志着我国在农业科技方面持续取得突破,将有利于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、高效化、生态化进程。
品种审定是指通过对新的植物品种或动物品种进行鉴定、测试、评价等技术评估,判断其是否具有一定的农业生产价值,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。我国自1983年开始实施植物新品种的国家审定,至今已连续实施了38年。其中,作物品种的审定是重中之重,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中至关重要的一步,品种审定不仅建立了起来农业经济性质的现代农业体系,而且也是现代工艺技术部门不断改进、完善和创新之基础。
2021年品种审定结果公布,将近百个品种出现在公众视野中。而在过去的每一个时代或阶段,不断有新品种加入审定的序列,也有一些品种在多年的审定中被证明不具有实际生产价值,因此结束了审定的历程。未来,品种审定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,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,成为现代化农业技术创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。